“聊”透情理法,善解千千结——慈利公安化解矛盾有妙招
2023-11-15 15:23:25          来源:湖南法治报 | 编辑:蒋文娟 | 作者:蔡珍 | 点击量:7509         

湖南法治报讯(通讯员 蔡珍)11月9日,慈利县三合镇张女士和张先生二位村民,各自在“调解协议”上签字后握手言和,一起长达近十个月的“疑难”纠纷,在通津铺派出所7位民辅警的耐心工作下,终于得到妥善化解。

真诚地理解,感同身受地进行关爱

2023年2月中旬,通津铺辖区群众张女士和邻居张先生各自在公共区域因造水井中发生纠纷。

民警达到现场后,先安抚双方当事人的情绪,可正在气头上的张女士坚持不接受调解。 鉴于这种情况,民警只得将双方当事人带到派出所做进一步处理。但双方的态度也都比较强硬,声称自己没有错,数落着对方的不是,工作一时陷入僵局。了解清楚状况后,派出所民警和镇、村等基层负责人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均未达成一致意见。

民警只好一次次登门调解,数次明理释法。

民警得知张女士的父母只生她一个孩子,夫妻俩要承担四个年老多病的老人和两个年幼儿女的生活重担,在生活重担下,当事人努力坚强又有点固执倔强,民警与其进行情感交流时,深深体谅当事人成长中的孤单和现今生活的不易,理解她遇事并非要取胜、纯为“争一口气”而执意不放的心理。“大家都是邻居,低头不见抬头见,有啥矛盾说开就好了。”民警耐心地开导着张女士。在民警感同身受的关爱下,张女士放下了戒备心理开始坦诚交流。

由衷地夸赞,发自内心地进行鼓励

民警在与张女士的沟通交流中发现其头脑清晰颇有主见,说话很有条有理。民警听说她厨艺水平较高,常常在乡村聚会办事中做主厨,在农村系为数不多的精明能干女强人,民警坦诚地夸赞她的优点和长处。

被认可的张女士告诉民警:对方在遇到困难时,她也曾施援手帮助过。民警听后,为张女士地竖起了大拇指,并不失时机地将话题转移到她优秀的儿女,及时抛出“善人结善缘”的理念,聪慧善良的张女士立马接受了这个观点,认同要做一个大度、善良之人。

积极地引导,有的放矢地进行调解

“小矛盾解决不好,长期累积就有可能引发更大的冲突,必须尽快做好调解,化解双方积怨。”民警非常重视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更是对此次的调解工作非常上心。

随后,民警趁热打铁立即从普法律和讲道理入手,及时展开进一步调解工作。“我们遇事必须依据法律、法规、政策和事实,任何不受法律约束和不尊重事实的行为和要求,都是不受法律认可和保护的”民警多次耐心的劝导,并引用现实生活中双方争斗导致两败俱伤、教训惨痛的几个反面例子用来警醒和引导。

纠纷发生的半年多来,为了“争一口气”而一直纠结,张女士将自己的宝贵时间浪费在了与邻居争吵上,导致自己和家人的身心都受到负面影响。在民警给张女士描绘“放下”后的轻松生活时,张女士深觉若自己能早早接受调解放下纠结,全身心耕种农活,照顾好老人和孩子,自己轻松愉悦,家人也会幸福快乐。自此,张女士终于“放下”,最终双方达成和解。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11月9日,在派出所民警的见证下,两人在白纸黑字的调解协议上,按上了红手印,长达近十个月的“疑难”矛盾纠纷,圆满地画上句号。

“我听你们说的话后,学会放下了,不再纠结和计较。现在踏实过好自己的生活……”在派出所民警电话回访中,当事人张女士笑着坦然地回复说。

通津铺派出所从“小切口”入手,协同联动,借助多方力量,找出矛盾纠纷症结所在,用“情”关爱和引导,情、法、理三重结合调解出的积极成效,将矛盾纠纷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有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责编:蒋文娟

一审:曾金春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

来源:湖南法治报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联系我们
广告热线:0731-84802118 湖南法治报官网ICP备案号:湘ICP备19000193号-3 版权所有:湖南金鹰报刊社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法治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